早期三阴性乳癌可治愈!详解免疫治疗关键5问

时间:2024-05-05 21:14:14点击:0健康知识

三阴性乳癌过往被认为是所有亚型中较「难治」的,但随着医疗的演进,近年已陆续有新药物面世。台中荣民总医院乳房肿瘤外科蔡易臻医生表示,2018年前三阴性乳癌标準治疗指引仅有化学治疗,以紫杉醇类及小红莓类为主,后来虽又加入白金类药物,但整体预后仍相对较差;直到2019年后,美国FDA通过免疫治疗中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用于早期高风险三阴性乳癌上,才终于打破上述治疗瓶颈。

为何三阴性乳癌被认为是乳癌中的「弱势族群」呢?

蔡易臻医生分析,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复发机率,根据数据显示早期高风险三阴性乳癌术后五年复发机率为28%,高于其他亚型。再者则是治疗选择,蔡易臻医生说明,目前主流乳癌分型其实都是基于既有的治疗方式,如荷尔蒙治疗、HER2标靶药物等,而三阴性乳癌的肿瘤特性都无法使用上述治疗,治疗武器相对较少,预后自然较不理想,病人也比较辛苦。

蔡易臻医生表示,针对早期高风险三阴性乳癌,于术前的前导治疗时,可採用化疗加上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剂,可增加病理完全缓解机会,改善预后。

早期三阴性乳癌又有分「高风险」?如果属于「高风险」要怎么办?

所谓早期高风险三阴性乳癌一般认为是肿瘤大于2公分以上,或是有淋巴结转移者。蔡易臻医生解释,若符合上述状况,就代表癌细胞有较大的可能在未来发生转移或扩散,仅透过手术切除不够,必须还要配合全身性治疗,杀死体内可能残留的癌细胞。

依目前治疗趋势,乳癌全身性治疗已进展到可于术前进行。蔡易臻医生说,研究已经证实手术前就先使用前导性治疗,对预后较有优势,包括有机会达成所谓病理完全缓解(pCR),就也是在开刀取出的乳房检体和淋巴结中,完全没有看到癌细胞,可增加后续完全治愈的机会。同时,从取出的检体上也可以直接确认前导药物治疗的效果,比影像更準确,对于治疗策略的拟定也很有帮助。

传统上三阴性乳癌的治疗武器相对较少,预后自然较不理想,病人也比较辛苦。

前导性治疗加上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剂对于pCR有帮助吗?

三阴性乳癌的前导治疗除化疗外,目前已有新利器——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剂。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机制,蔡易臻医生形容,癌细胞为了逃避免疫细胞的追杀,会狡猾地模仿正常细胞的功能,伸出PD-L1与T细胞上的PD-1结合,骗过免疫细胞,而透过人造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与PD-1受体结合,调节免疫作用,重新让T细胞认出癌细胞并展开攻击。依大型临床试验显示,早期高风险三阴性乳癌在前导治疗时加入PD-1抑制剂,可提升pCR机会到63%,虽接受手术的状况无明显差异,但仍有7.5%的病人有机会减少切除範围。

透过人造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与PD-1受体结合,调节免疫作用,重新让T细胞认出癌细胞并展开攻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省内的使用经验与国际临床试验结果是否相符呢?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于长期存活率的影响仍在追蹤中。蔡易臻医生分析,国际临床试验收案地常以美洲、欧洲为主,但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剂试验的收案有两成为亚洲族群,观察亚洲族群的数据,与全球治疗反应、复发、副作用比例并无太大差异,其中省内收案量又佔全亚洲1/4强,因此也让省内医生在用药时更有信心。蔡医生也分享台中荣总至今的50例用药个案,达成pCR的比例与国际试验相当,他自己门诊一位55岁早期高风险三阴性乳癌的病人,在确诊后肿瘤仍快速长大,因此决定于前导性治疗加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经过四次前导性疗程后,肿瘤就已明显变小,原本可以摸到的肿瘤缩小到几乎摸不到,让病人在手术前就对治疗信心大增。

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会有副作用吗?要注意甚么呢?

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机制为让T细胞认出癌细胞,故如肺部、甲状腺、肾上腺功能等,有可能会出现自体免疫反应,在研究中约有15%的病人会有较明显的免疫相关副作用,故用药后需定期追蹤内分泌变化。蔡医生也提醒,只要是药物都可能出现副作用,若有任何不适发生,千万不要隐忍,应立刻跟医生反应,医生可透过用药调整等方式改善,维持良好医病沟通,方能让治疗事半功倍。

【本文获「健康医疗网」授权转载。】

原文刊登于 AM730

睇完新闻,记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